我们总说做父母是一场修行。
我觉得修行中特别难的一项,就是有技巧地对孩子说不。
“妈妈,我想玩手机。”
“妈妈,我不想练琴了。”
“爸爸,我要新玩具。”
“我想再玩儿 10 分钟。”
“我不想写作业 ”
孩子的各种要求,有一部分我们能满足,还有一部分,则必须坚定的拒绝。
拒绝孩子门艺术,没有掌握好方法,孩子心不服口也不服。
今天我想好好和大家聊聊「拒绝孩子」这件事。
伤害孩子的
是拒绝,还是拒绝方式?
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,被拒绝的孩子,心里会难受吗?
大家都可以很肯定地回答:会。
换位思考,我们提出要求被拒绝,心里多少也会有点不舒服。
但是成熟的大人不会因此太过难受,因为我们知道——这是拒绝了我的要求,而不是否定了我这个人,更不是我这个人不够好。
而孩子太小,心智还不成熟,并不懂得这个道理。
如果被拒绝的方式不恰当,孩子会混淆成——我们否定的是他们这个人。
尤其孩子越大,自我意识也就越强,他们维护自尊、表达不满的方式,很可能从哭闹升级成了叛逆、疏离 愈发激烈。
央视纪录片《镜子》里,里面全程记录了16岁少年家明的生活。
家明小小年纪,却叛逆成瘾。
他沉迷于网络,初中毕业后就想要辍学,一心想当背包客,和父母的关系也是剑拔弩张。
家明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,揭开了他叛逆的源头:
“什么都要听他们的,我有时候说都没说完,他们就直接拒绝。他们永远都觉得我不行。
我恨他们,我伤害自己就是要向他们证明,我有勇气,我可以做到。”
原来,家明的叛逆与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关。
父亲害怕孩子走弯路,所以对他管教很严格。父亲把自己认为孩子那些“不正当”的要求统统拒绝掉。
这些“不正当”要求包括:挑衣服、鞋子、骑自行车、养宠物
但这种太过强势、频繁的拒绝方式,让孩子感受不到关注、认同和尊重,才选择了用过激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。
正如心理学家布鲁斯·格莱朗博士说的:
频繁对一个孩子说不,是最不恰当的拒绝方式,孩子仿佛被父母推到了门外处,会委屈甚至愤怒。
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,没错。
但不合适的拒绝方式,的确会引发一些问题。
「责问」式拒绝
有一种拒绝孩子的方式特别伤人,那就是听到孩子的请求后,第一反应就是指责孩子的要求是愚蠢的、不合理的。
“你都这么大了,还买什么 我挣钱容易吗?”
“我都累一天了,能不能心疼心疼我,别折腾了。”
还有一句杀伤力最强的“万能金句”——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?
孩子还小,很难分清欲望和需求,只能诚实的告知父母内心的需求,却被贴上了“不懂事”的负面标签。
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诘责,下意识的自我否定,越来越自卑怯懦,演变成讨好型人格。
这样的孩子,看起来好像懂事了,却不再向父母说内心的想法,变得越来越疏离。
哄骗式拒绝
我身边有一些家长,尤其是老一辈,对孩子强硬不起来,又不想妥协,就撒谎拒绝孩子。
明明家里有糖,怕孩子吃坏牙,就骗他:家里有老鼠把糖都偷走了。
孩子想出去玩,就哄他:晚上出门,警察叔叔会抓人的。
不履行承诺,总是说:爸爸/妈妈忙,下次一定带你去。
大家发现没有,这些话只能孩子很小的时候说,越大越不管用。
因为每个人的信用,就像存款一样,只有平时积累,才能增值,肆意挥霍,只会很快用完。
我们说,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,父母的行为模式决定了孩子的未来。
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曾经做过一次联合调查,结果显示:
童年曾被父母多次欺骗的年轻人,更有可能在成年后向父母撒谎。
有些年轻人还出现了心理失调、侵略性强、不守规矩等问题。
总是用谎言拒绝孩子,虽然一时解决了问题,却让孩子失去了信任感、诚实的品质,实在是得不偿失。
总是对孩子说不
身边经常有朋友和我抱怨,越是和孩子强调“不许”、“不能”,孩子越来劲儿。
“这是公共场合,不许大喊大叫。”——孩子叫得更大声了。
“一个人在家,不许偷偷玩手机?”——孩子玩得更起劲了。
“别磨蹭了,再拖作业就写不完了。”——孩子越写越慢
心理学上有个「白熊效应」,可以解释他们这种唱反调的行为。
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·魏格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:
他把参试者分成两组,一组自由想象,而告诉另一组,他们可以想象白熊以外任何东西。
如果想到白熊,参试者就按一次铃。
结果,那些被告知不许想白熊的人,按的次数更多。
这个实验说明:越是有意的压抑想法,反而让注意力更集中在上面,印象越来越深刻。
因为孩子听到的重点,往往都是“不”后面发出的直接指令。
所以,你越是说不,越是禁止,孩子反而越容易犯错。
正确的拒绝方式是?
那怎样才能做到不伤害孩子,又能帮孩子树立起规则意识来?
1、事前建立规则
记得女儿小的时候,每次去商场、小卖铺这种地方,我都会提前给她俩打预防针:
咱们今天出去就是去买衣服的,其他我们什么都不买。
这样,提前明确出行的目的,就相当于给孩子建立了一个行为边界。
即使孩子被拒绝,心里也有了一个缓冲,不会太过难过,甚至情绪崩溃。
2、哭闹时,先梳理情绪
当然,规则意识不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孩子偶尔耍赖再正常不过了。
这个时候,我们需要先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情绪:你没有吃到糖,特别难过是不是?妈妈知道的。
当然,接纳孩子的情绪,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孩子的行为。
等孩子情绪平复后,我们还是要带她复盘之前的行为:
你看,我们之前说好了,出来不再买其他的,你这样做,是不是违反约定了?
这样下来孩子能感受到,我们是爱他的,但并不会因为爱变得毫无原则。
3、用“可以”代替“不”
如果说“不”效果甚微,那我们可以拐着弯来,用正向词汇“可以”来表达。
比如孩子在吃饭时,想玩玩具,我们可以说:可以玩,等到你吃完饭就能玩。
又或者孩子想吃糖,我们可以说:可以吃,但是只能吃一颗,不然会长蛀牙。
这就相当于,给孩子提供了有限的选择,还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眼前的目标上来了。
同时,这样说话,也给了孩子被尊重的感觉,让被拒绝变得不那么难受。
我们经常感叹,为人父母就是一场修行。
即使是拒绝孩子这件小事,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。
付出总有回报,我们的养育越细致,孩子的明天才会更美好。